圖/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 文/藝術群課綱研修小組
第25期 2019-07-10
壹、研修重點
技術型高中藝術群包含戲劇科、音樂科、舞蹈科、美術科、影劇科、西樂科、國樂科、電影電視科、表演藝術科、多媒體動畫科、時尚工藝科、劇場藝術科,為因應藝術產業發展脈絡及職場技術能力需求,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兼重,透過創意思考教學與實務操作過程,讓學生可順利將所學知能運用於職場,縮短學用之間的落差,進而為產業界培養藝術創作、展演實務、數位影音、互動媒體、應用現代科技之專業知識與技能,充分鏈結藝術產業,落實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精神。
藝術群培養學生具備藝術創作、展演製作、創意思考和解決問題之知識與實務技能,並能對應產業發展趨勢,透過藝術群跨科技能領域課程之設計,強調學習群科間群核心素養的重要性,使學生擁有就業所需的藝術群基本職能,以便能適應未來職場的快速變化,並建立「尊嚴勞動」觀念,作為將來進入職場或繼續學習進階技能的基石。
貳、核心素養
藝術群課程以階段性規劃,逐步培養各科學生之核心素養。首先,學生的學習應以專業能力之精進,及專業相關之核心素養為主,包含系統思考、科技運用、符號辨識的能力,積極溝通互動與協調,並能以同理心解決職場專業問題;其次,學生應具備藝術展演計畫與實務執行能力,發揮團隊合作精神,並能從藝術專業的角度,呈現社會文化重要議題,彰顯藝術之社會價值;最後,學生能將專業能力與核心素養,轉化為精進創新能力,進而充分展現藝術創意之美。
藝術群各科之教育目標,以培養藝術相關產業之初級技術人才為主,惟在展現專業能力的同時,更必須符合12年國民基本教育精神,強調涵育尊重生命、重視環境生態的胸懷,養成社會責任感及環境保育意識,培養能夠了解職業安全及衛生、職業倫理、勞動法令、專業規章的公民意識。而藝術群核心素養具體內涵如下:
舉例說明,完成戲劇展演是專業能力的表現,透過展演作品,探討重要文化議題,連結社會大眾,展現藝術專業的社會價值,就是具有核心素養的專業表現。
參、課程架構
藝術群課程架構除部定必修一般科目各領域科目須開設外,並規劃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、技能領域課程,另校訂科目(含一般科目、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)由各校課程發展組織自訂。而藝術群研修特色課程的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、技能領域課程與校訂科目說明如下:
一、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
二、技能領域課程
三、校訂科目
校訂科目分為必修及選修,均得包含一般科目、專業科目、實習科目等三種科目屬性。學校宜在本課程綱要的基礎上,考量其發展願景、社區需求、產業概況、學生程度、師資人力、家長期待等因素,在校長的領導下,經由教師、家長、業界、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,建立符應學生進路需求與務實致用之課程特色。
肆、課程特色
藝術群課程以培育產業基礎技術人才需求為主軸,群科課程的研修,除需符應時代教育思潮外,亦需與產業發展趨勢密切呼應,務求課程內涵配合職場就業要求,俾利學生在學成之後,能順利地進入職場發展,展現所學專業,並能為自我開創美好生涯。據此,本次藝術群科課程研修之特色如下說明:
一、融入藝術產業最新發展,強化專業基礎科目內涵
針對藝術群專業基礎科目:藝術概論、藝術欣賞、藝術與科技,除保留既有基礎知識內容外,並能融入藝術產業最新發展內容,以強化基礎課程之教學內涵。
二、對應產業發展趨勢,鏈結職場需求,研定必修技能領域課程
依據藝術群各科專業特色,及產業所需專業技能,分別研定視覺表現技能領域、展演製作技能領域、數位影音技能領域、音樂藝術技能領域、舞蹈藝術技能領域及表演藝術實務技能領域必修課程,以能對應產業發展趨勢,鏈結職場需求,落實「務實致用」精神。
三、兼顧理論與實作,知識與技術完整學習,深化展演實習課程學習
依據藝術群各科共同所需知識與能力,及各科專業特色發展,分階段規劃展演實習課程,以「展演實務」培養群共同能力,以音樂、表演藝術、視覺藝術、音像藝術展演實務課程,聚焦各科別特殊屬性,兼顧理論與實作,俾利學生在知識與技術之完整學習。
四、專業科目學習內容,對應12年國民教育核心素養內涵,凸顯全人教育精神
於藝術概論、藝術欣賞、藝術與科技等專業科目,融入公共議題、社會關懷、多元文化、文化平權等學習內容,以對應12年國民教育之核心素養,凸顯全人教育精神。
融入數位科技、美感體驗、媒體識讀、智慧財產權等學習內容,以符應總綱對素養的要求,並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「終生學習者」。
五、實習科目學習內容,融入藝術群核心素養,符應總綱要求
藝術群各科於實習科目學習內容中,適當融入藝術群核心素養,包括系統思考、科技運用、美感鑑賞、團隊合作、生態環保、公民思辨等,以符應總綱對學生培養核心素養,成為「終身學習者」的目標要求。